官方老師
2022-08-1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
孩子的學習,是每位父母的心中大事。而每個孩子厭學都有很多原因造成的,每個孩子厭學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,作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,再來對孩子好好的教育。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厭學該怎么教育。

學習是一個長時間的周期,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。當孩子出現厭學心理,家長需要多關心孩子,不要逼迫孩子去學習,不要給孩子增加壓力。
1、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。孩子厭學,父母對孩子肯定是不滿意的,難免言語上會表現出來,甚至是惡語相向。孩子厭學,他一定是遇到了問題,心里是不快樂的,情緒是低落的。如果這個時候,父母再施壓,再訓斥或責罵,等于是把孩子在厭學的路上又向前推了一把。
2、弄清孩子厭學的原因。每個孩子厭學的原因并不相同,要和孩子坦誠地聊聊,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,弄清楚孩子不想上學的真實原因;然后才能對癥下藥,根據厭學的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。孩子厭學的原因可能有:狹隘的學習認知、痛苦的學習體驗、缺失的學習動機、匱乏的學習方法和嚴重的學考壓力等。
3、父母回歸該有的角色。一般來說,遇到孩子厭學,周圍人很容易發起“車輪戰”,對孩子進行“輪番轟炸”,家里所有的親戚朋友搖身一變,都成了老師,去說服他學習。越是這樣,越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觸情緒,覺得自己沒有了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人。所以,父母要回歸自己的父母角色,從身體、心理給予孩子關心,重新修復和孩子之間的關系。
4、不給孩子貼負面標簽。要多看見孩子的閃光點,從正面的角度引導孩子,讓孩子越變越好。
5、為孩子樹立學習的自信心。作為家長的我們,還要學會經常鼓勵自己的孩子。就算是孩子在某些方面只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和進步的話,我們也要毫不吝嗇地去鼓勵孩子。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有信心和有一定的動力。反而,如果家長責罵孩子的話,就會讓孩子陷入一個自卑的心理世界中,從而孩子就會沒有任何的學習動力的。
6、為孩子創造一個有利學習的環境。孩子的學習環境不僅僅指的是豐富的物質條件,而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學會要營造一種積極以及健康的家庭氛圍,這樣才能讓孩子能夠安心,能夠集中精力的去學習。在生活中,我們身邊會有很多這樣的家長。比如:喜歡打麻將的、玩牌的、不誤正業的等等。其實家長的這些因素對于孩子的厭學來說,也是有很大的一種關系的。
7、及時跟蹤,防止厭學反復。厭學這種現象最容易出現反彈。有些孩子經過家長和老師的勸說終于返校上課了,但好景不長,又偷偷的上網了,或心理承受能力低,容易自卑,或吃一兩天苦就堅持不下去,這時候就又產生了厭學情緒。因此,厭學這種現象還要注意后期的跟蹤,疏導,防止反彈。

事出必有因,要想解決孩子厭學情緒,關鍵是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。找到問題的所在才能及時地溝通開導,化解。
1、關心孩子的厭學情緒,接納孩子厭學的原因。首先從情緒上理解、關心孩子,和孩子站在一邊,共同面對厭學的問題;不要因為孩子厭學去指責他。孩子厭學是多種因素導致的,可能是因為對學習沒有興趣;可能是因為在學校遇到一些事情,給心靈造成了不好的影響;也可能是通過厭學和父母對抗,引起關注等。
2、定期與孩子溝通,把握孩子思想動向。若發現不良思想苗頭,家長親自或請老師協助,及時談心,做好思想工作,決不輕易放棄。相信自己的孩子,發現閃光點或有點進步,務必多鼓勵,讓他改正錯誤,帶著成就感,再投入學習中。
3、培養學習興趣,生成原動力。家庭要有學習氛圍,家長帶頭學習。家長當著孩子面玩游戲打麻將等,孩子心理失衡,也不會去讀書學習的。
4、培養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撥的意志和責任意識。家長有意識讓孩子吃點苦,受點累,遭遇些挫折,在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,學會照顧家人等。這樣,學習過程中的勞累,學習內容的乏味枯燥,學習過程中的失利,孩子就可以去承受。

慢慢求學路,孩子在這其中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很正常的,家長需要理性應對,積極疏導,多給孩子自信和鼓勵。
1、減輕孩子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,降低學習難度。父母望子成龍,高期待,讓孩子不堪重負,從而逃避學習。
2、與老師達成共識,希望老師在這期間給予配合,對孩子的教育能多一份耐心,相信作為教育工作者,是可以理解的。
3、堅定孩子上學的底線。即使孩子再不喜歡學習,不喜歡去學校,也不能輟學,一旦孩子輟學,就很難讓他再回到學校了。
4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,家長要做好榜樣。看書、學習、工作都行,不玩手機、不看電視,給予孩子一個學習環境也非常重要。
總之,對于孩子我們要充滿信心,不要亂貼標簽。遇到問題時,積極去尋找原因和解決方法,用一種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孩子。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厭學該怎么教育的建議,感謝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