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老師
2022-07-2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
隨著孩子漸漸長大,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,家長要學會因勢利導,對待孩子的行為耐心教育。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孩子不聽話怎么辦應該怎么教育。

1、溝通
如果孩子出現叛逆心理,不建議家長直接訓斥或是強硬要求孩子完成某些事,而是應該改善溝通方式,比如耐心與孩子溝通,避免孩子心中的壓力、情緒無法宣泄,并且通過溝通可以理清思路,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;
2、傾聽
九歲的孩子已經能明確表達心中所想,但如果此時家長不能做到善于傾聽,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抵觸心理,從而導致孩子可能以后也不愿意再將想法表達出來,形成惡性循環;
3、信任包容
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誤會,家長需要盡可能相信孩子的本性是善良、正直的,并且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。如果孩子做得對,應該進行充分的鼓勵。并且九歲的孩子對于自身的情緒控制較差,需要家長多進行包容,以免孩子產生叛逆心理;
4、制定規則
九歲的孩子已經逐漸建立起自己判斷是非的觀念,并且自我意識開始加強,家長可以開始站在與孩子平等的層面上制定規則,讓孩子了解遵守規則所帶來的好處后,有利于規范自己的行為;
5、以身作則
家長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,所以需要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、發脾氣,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家長應保持冷靜,從而為孩子樹立榜樣。
6、適當放手
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,他的自我意識也逐漸增強,他渴望自由,不希望被束縛的感覺,這時候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,在適當的范圍內,讓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,探索世界,學習新的技能,畢竟,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,要面對外面的世界,適當的放手,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。

1、家長過于溺愛孩子,在孩子小的時候,家長沒有原則的溺愛孩子,沒有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,孩子想要什么,就給孩子買什么,做錯事,也不教育懲罰孩子,慢慢的,孩子就養成了自私自利、不體貼父母、好吃懶做等不良品德,等孩子長大后,當家長滿足不了孩子的欲望,孩子就會對家長惡語相向。
2、家長的控制欲強,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,沒有尊重孩子的意見,總是強硬的命令孩子,比如“你還小,什么都不懂,你要聽爸爸媽媽的話,必須要這樣做”“如果你不這樣做,我就收拾你”“那是壞孩子才會做的,乖孩子根本不會那樣做”,這些強硬的話語,對孩子來說自己沒有自由,沒有選擇的權利。
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,長大后會反抗家長的壓迫;如果不反抗,就會養成懦弱沒主見的性格。
3、家長的言而無信,很多家長為了哄孩子,讓孩子聽話,會給孩子許諾一些玩具、零食,或者答應孩子一些要求,但當孩子達到家長的要求后,有些家長會反悔,失信于孩子。
雖然在家長心中這只是一件小事,對于孩子來說,那些獎勵本是他應得的,但父母的言而無信取消了他的獎勵,在孩子的心中,不再信任父母。下次父母做出的承諾,孩子也不再相信了。
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,家長要掌握好合適的方法,耐心的教育孩子。以上就是關于孩子不聽話怎么辦應該怎么教育的建議,感謝閱讀!